- N +

復合油墨檢測第三方機構

檢測報告圖片模板

檢測報告圖片

復合油墨檢測是確保復合油墨質量和性能符合要求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檢測項目、方法及標準:

顏色檢測

檢測內容:包括顏色的色相、明度、飽和度等指標,以及與標準色樣的匹配程度。

檢測方法:通常使用色差儀進行測量,將油墨印刷在標準承印物上,干燥后與標準色樣進行對比,得出色差數值。

標準要求:根據具體的使用要求和客戶需求,一般要求色差在一定范圍內,如 ΔE ≤ 2 - 3.

細度檢測

檢測內容:指油墨中顏料顆粒的大小及分布情況。

檢測方法:使用刮板細度計,將油墨樣品均勻地刮在細度計的槽面上,通過觀察槽中油墨顆粒的分布情況,確定油墨的細度。

標準要求:一般來說,用于高檔印刷的復合油墨細度要求在 10 - 15μm 以下,普通印刷油墨的細度可放寬至 20 - 30μm。

黏度檢測

檢測內容:油墨的黏稠程度,反映了油墨在流動和轉移過程中的內摩擦力。

檢測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旋轉黏度計法、落球黏度計法等。旋轉黏度計是通過測量轉子在油墨中旋轉時所受到的阻力來計算油墨的黏度;落球黏度計則是根據鋼球在油墨中下落的速度來測定黏度。

標準要求:不同印刷方式對油墨黏度要求不同,例如膠印油墨的黏度一般在 8 - 20Pa?s 之間,而凹印油墨的黏度較低,通常在 1 - 5Pa?s 之間。

干燥性能檢測

檢測內容:包括油墨的表干時間和實干時間。表干時間是指油墨在印刷后,表面形成一層薄膜,不再粘手的時間;實干時間是指油墨完全干燥,能夠承受一定壓力而不沾污的時間。

檢測方法:表干時間通常采用棉球法或吹粉法,實干時間可采用壓濾紙法或劃痕法等。棉球法是將棉球輕輕放在油墨表面,觀察棉球不粘油墨的時間;壓濾紙法是在油墨表面壓上濾紙,觀察濾紙不粘油墨的時間。

標準要求:根據不同的印刷工藝和承印物,油墨的干燥時間有不同要求。一般來說,膠印油墨的表干時間在 10 - 30 分鐘左右,實干時間在 24 小時以內;凹印油墨的干燥時間較短,表干時間在幾分鐘內,實干時間在幾十分鐘到數小時不等。

附著牢度檢測

檢測內容:指油墨與承印物表面的結合牢固程度。

檢測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劃格法、剝離法、揉搓法等。劃格法是在印刷后的承印物表面用刀具劃成一定規(guī)格的方格,然后用膠帶粘貼并撕下,觀察方格內油墨的脫落情況;剝離法是將印刷有油墨的承印物與另一物體粘貼后,再將它們剝離,測量剝離時所需的力,以評估油墨的附著牢度。

標準要求:對于一般的包裝印刷,油墨的附著牢度應達到劃格法評級為 4B - 5B(5B 為較高等級,代表油墨完全不脫落);對于一些要求較高的印刷品,如戶外廣告、汽車內飾等,油墨的附著牢度要求更高,需通過特定的耐摩擦、耐水、耐溶劑等測試。

耐化學性能檢測

檢測內容:主要檢測油墨在接觸酸、堿、溶劑、水等化學物質后的穩(wěn)定性和耐受性。

檢測方法:將印刷有油墨的樣品浸泡在不同的化學試劑中,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溫度條件下,觀察油墨表面的變化,如是否有褪色、變色、起泡、剝落等現(xiàn)象,同時可測量油墨的附著牢度和顏色變化情況。

標準要求:根據油墨的使用環(huán)境和要求,對不同化學物質的耐受性有不同的標準。例如,用于食品包裝的油墨應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耐油性,在接觸常見的食品模擬液時,油墨不應出現(xiàn)明顯的溶解、遷移或變色現(xiàn)象。

重金屬含量檢測

檢測內容:主要檢測油墨中鉛、汞、鎘、鉻等重金屬元素的含量。

檢測方法:通常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 - MS)、原子吸收光譜法(AAS)等儀器進行檢測。*先將油墨樣品進行消解處理,使其中的重金屬元素轉化為離子狀態(tài),然后通過儀器測量離子的濃度,從而得出重金屬的含量。

標準要求:對于食品包裝、兒童玩具等與人體密切接觸的印刷品所使用的油墨,重金屬含量有嚴格的限制。例如,歐盟規(guī)定油墨中鉛的含量不得超過 90mg/kg,汞、鎘、鉻等重金屬的含量也有相應的限量要求。

在進行復合油墨檢測時,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和規(guī)范進行操作,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根據油墨的具體用途和客戶要求,可能還需要進行其他特殊項目的檢測,如耐光性、耐磨性、導電性等。


檢測流程步驟

檢測流程步驟

第三方檢測機構平臺

百檢網匯集眾多CNAS、CMA、CAL等資質的檢測機構遍布全國,檢測領域包括食品、環(huán)境、建材、電子、化工、汽車、家居、紡織品、農產品等,具體請咨詢在線客服。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為部分列舉,僅供參考使用,更多檢測需求請咨詢客服。

返回列表
上一篇:覆地薄膜檢測第三方機構
下一篇:返回列表